中国内地LCD液晶屏原材料仍正在发展中(二)
发布日期:2022-03-08 15:30 浏览量:色彩技术在这个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,只在非常有限的领域使用。然而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2005年,三星推出了首款无滤镜的CFL(无滤色器)32英寸液晶显示器,备受关注。
液晶屏采用RGB-LED背光和OCB面板,响应速度5ms,分辨率1366×768像素,亮度500CD/m2,对比度1000:1,光圈值78%,色彩表现范围110%NTSC,功耗82W,驱动频率未公布。如果不进行清算,委员会可以降低成本,降价20%。关于所用灯具数量的具体数据尚未公布。
透明电极:演变成一个独立的类别
由于中国仍然是TN和STN-LCD的重要生产基地,ITO导电玻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。目前,中国大陆ITO导电玻璃生产线约40条,主要生产厂家包括外资企业——苏州板小子等大型进口生产线——深圳市南浦区、深圳市荔波区,公司国内生产线——安徽淮安、深圳南丫、安徽芜湖、张欣、江苏金坛等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05年我国风电机组实际产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。既基本满足国内需求,又有一定的出口比例。同时,在技术水平上,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
偏光片:宽度还是很窄
在全球高科技市场需求的背景下,液晶显示面板的市场份额显著增加,对偏光片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也在增加。
2001年,全球偏光片市场价值8.05亿美元。2002年,由于TFT-LCD的需求增加,偏光片增长了46%,总产值达11.73亿美元。2006年估计为18亿美元。
DisplaySearch估计,根据目前扩大原材料供应商生产的计划,到2008年,偏光片的供应将继续紧张。
目前全球最大的偏光片市场,日兴电器的市场份额约为40%至50%,住友化学约为20%,李三化学约为15%,其余为LG化学。我国偏光片生产仍处于起步阶段。主要生产厂家有深圳李凯深纺、温州华侨实业、佛山大卫等。产品采用TN和STN窄片(500mm)极化。产品系列(1330 mm)目前没有。
偏光片的主要原材料成本占产品销售成本的60%-70%,其中TAC膜和PVA膜占原材料成本的75%。

背光系统:主电源或CCFL
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光源(CCFL或LED)、导光板、反光板、扩散板、框架等。目前使用最多的液晶显示器是CCFL背光(冷阴极荧光灯)和LED(发光二极管)。
背光系统的主流是CCFL。生产CCFL背光模组的公司有几十家,大部分来自台湾省、日本和韩国,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们已经搬迁了很多。全球背光模组产量有一半来自台湾省厂商,其次是韩国和日本。使内地相对较早,深圳地广人多。冷阴极荧光灯的厂商很少,国内最大的是南京朗光,最大的是国际强生(日本)、三金(日本)、金夫电气(韩国)、李杜能源(台湾省)。
目前比较成熟的CCFL替代光源除了LED外,还有FFL(平面荧光灯、平面光源)、OLED、碳纳米管等技术。后者虽然有开发模式,但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应用水平。
LED作为一种背光越来越受到重视。它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等小屏幕,并扩展到台式电脑、笔记本电脑和液晶屏幕。虽然目前市场上有OLED产品,但其随机性和超薄性都优于LED,但使用寿命和颜色都不如LED,因此LED仍然是LCD背光照明的最佳选择。
FL具有组装简单、无汞、生产成功率稳定的优势,其成本可能是所有后端技术中最具竞争力的。因此,FFL也成为成功生产和应用32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型号的制造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