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尺寸LCD液晶屏面板价格涨势回落 大尺寸价格趋势不减或持续到第3季
发布日期:2021-07-02 10:59 浏览量:
LCD液晶屏面板这种上升趋势即将结束,但彩电企业的经营压力远未停止
在经历了一年的上涨趋势后,6月份,液晶面板价格上涨趋同,尤其是小尺寸面板价格随着需求的下降一直缺乏上涨动力。一些分析师预计,该公司将在7月份面临下行压力。然而,对于彩电厂商来说,“保利润”的压力依然有增无减。从618数据来看,企业对产品价格的操作空间似乎有限,行业的增长仍需高端转型加速。
自去年6月以来LCD液晶屏面板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年。以32英寸为代表的小尺寸增加了180%,以65英寸和75英寸为代表的大尺寸也增加了60%-70%。然而,LCD液晶屏面板历史上最长的价格上涨周期可能即将结束。据多家市场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面板价格快报显示,今年6月份以来,小尺寸液晶面板的涨势逐步停止并趋于稳定,这是一年来的首次;虽然中大尺寸面板仍保持涨价态势,但涨幅也明显收窄,Ovievo数据显示,6月份32英寸、39.5英寸和43英寸面板的价格预计与5月份持平;50英寸和55英寸面板的价格涨幅在6月份收窄至3美元/块(高于5月份的7美元/块);65英寸和75英寸的涨幅也从5月份的9美元/片放缓到6月份的5美元/片。
另一家研究机构WitsView也给出了类似的结果:所有应用面板的上涨趋势明显趋同,32英寸和43英寸的中小面板最弱。6月份的价格与5月份几乎持平,平均只涨了1元,价格分别涨到88元和138元,月涨幅分别为1.1%和0.7%。55英寸和65英寸面板继续上涨,但涨幅开始趋同,平均价格分别为227美元和286美元,月涨幅约为2%

“从新报价来看,面板涨幅明显趋同,”威视研究院副院长邱玉斌表示。不过,预计三季度大尺寸面板的价格仍不会立即反转。对于小尺寸(32、43英寸)面板,出于品牌利润的考虑,7月份可能会有下行压力。
群智咨询事业部研究总监张宏也分析预测,随着需求的下降,小尺寸面板的价格没有上涨的动力,虽然大尺寸面板需求旺盛,面板价格仍处于上涨趋势,但涨幅较窄。从液晶面板市场来看,本轮市场周期即将结束。
展望未来,中信证券分析师徐涛指出,经济复苏和产能退出的长期趋势不会因为反复流行而改变,海外终端的需求会更好,而需求将由品牌补货驱动。同时,上游IC、玻璃基板等材料的缺口将难以弥补,价格也将上涨。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,大尺寸液晶面板的整体价格将继续上涨,但未来小尺寸液晶面板的价格将得到稳定和调整,而更大尺寸的价格将会上涨。
终端厂商需要加快高端转型
在小尺寸面板逐步止跌企稳、大尺寸面板放缓但持续出击的趋势下,整体液晶面板价格进入高位盘整区间,而具备产能供应优势的面板厂商无疑受益于此轮形势。以TCL科技为例,一季度通过T1、T2、T6三条全产全销大型生产线和T3、T4两条小型生产线,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33.91%,净利润增长10.96倍,称第二季度与三星苏州T10线和自有T7线合并后,TCL华星的整体面板产能将大幅提升,对于季度盈利保持稳定上升趋势非常有信心。京东方a同样保持满销满产,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8%,达到496亿元;净利润同比增长814%,达到51.82亿元。只有一个季度的利润远远超过去年。有分析人士预测,京东方二季度净利润可能达到100亿元左右
,与上游面板行业的高度繁荣形成鲜明对比,尽管下游彩电市场均价也在“涨”,但市场销售持续冷清,而整机企业的“利润”压力依然有增无减。据GfK月度零售监测数据显示,5月份彩电市场二线频道均价仍在上涨,线上均价为2715元,同比上涨42.4%;线下均价为5045元,同比上涨29.2%。产品平均价格的不断上涨,使得今年以来彩电市场零售额大幅增长。具体来看,1-5月,彩电市场线上线下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.0%和20.6%。不过,从零售量来看,在经历了年初的短暂反弹后,彩电市场从3月份开始持续冷清。5月份,市场延续了4月份的跌势,继续大幅下跌。1-5月,彩电市场线上线下零售量环比下降12.9%,6月线下零售量环比下降4.3%

618促销期(5月24日-6月20日)数据显示,彩电线上市场增长方式全面转变。据Ovi云网在线监测数据显示,按均价上涨1000元以上计算,2021年618台彩电在线销量将达到265.5万台,同比下降19.6%,销售额将达到81.6亿元,同比增长25.7%,今年“618”期间呈现“四周量减量增”的态势,除了个别特定产品出现一波低价外,由于自身“保利润”的压力,多数厂商对产品价格的操作空间有限。由此可见,今年618期间,厂家在促销方面相对“保守”。因此,市场总体上趋于“平静”,没有像往年那样出现各公司争当“订单第一”的局面,但另一方面,尽管前5个月乃至618促销期的价格上涨给彩电的销售带来了压力,不断上涨的价格也让消费者的注意力逐渐回到了产品本身,为高端大屏幕等优质产品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。以大屏幕为例,今年618期间,65英寸以上大屏幕占比达到38.1%,比去年同期提高15.5个百分点。65英寸、70英寸、75英寸2000-6000元的中档价格区间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,“55英寸以下中小板成本成倍增长,而大屏幕涨幅相对较小,零售市场均价波动相对较小。同时,大屏幕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小于中小面板成本,因此利润空间较大,”奥维云消费电子业务部相关分析师告诉中新网记者,6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之所以能成为618的主打产品,主要是因为它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和更高的边际利润。此外,8K、mini led、OLED、激光、量子点等具有高端技术属性的彩电产品也打破了今年618的“利好”局面。基于此,分析人士预测,6月份4、5月份“量跌并举”的局面将有所缓解,但后续市场存量竞争的压力不会减轻,在这样的形势下,彩电企业依然充满挑战和机遇,主流彩电企业大多推出了8K、mini-led、micro-led、OLED、激光等显示技术新产品。也可以看出,这些企业希望并正在推动整个彩电市场从过去的价格战,向高端转移,向价值和质量的竞争和竞争转变。对此,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彭剑锋也指出,突破8K、OLED、miniled等新技术的界限,是各品牌向高端市场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增长点。此外,彩电行业作为我国市场化最早、成熟度最高、竞争最激烈的行业,还应从营造内容服务生态、更新消费观念、加快商业展示产品普及、提升产品档次、提升产品档次等五个方面进行提升,加强新一代大屏幕显示技术应用,注重知识产权,打破增长态势。
更多>热门液晶屏产品